时间:2025-04-0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切实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能,3月25日至26日,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蒙古分院检察教育“轻骑兵”团队深入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为期两天的“上门送训”活动。本次培训以视频形式同步覆盖全市两级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蒙古分院教研室高春蓉老师,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烨出席开班仪式;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巩跇主持会议。开班仪式上,高春蓉老师介绍了本次培训“按需定制、靶向赋能”的特色,通过前期深入调研集宁区院办案实践中的难点堵点,科学设置了课程内容。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立足岗位实际、对标短板弱项,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效办案的实践动能。本次培训围绕《虚假诉讼案件办理实务问题解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们的责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证据认定解析》《一体抓好“三个管理” 助推高质效办案》四大核心主题展开,四位老师以理论讲解、案例解析、经验分享、现场问答等形式,为检察人员带来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兼具的精彩授课: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郭培英老师以《虚假诉讼案件办理实务问题解析》为题,聚焦虚假诉讼的规定及注意事项、办理虚假诉讼案件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实务中的难点;同时,立足Deepseek等AI技术发展前沿,深入讲解了智能工具辅助理论研究、高效撰写学术论文的创新路径。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蒙古分院教研室王文慧老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们的责任》为题,从理论维度深化了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内涵的理解,强调检察机关在维护民族团结、服务边疆稳定中的政治责任,引导检察人员如何将共同体意识融入司法办案、矛盾化解全过程。会后,王老师还向集宁区检察院双语检察人员赠送了由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蒙古分院翻译编印的汉蒙双语“刑法修正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通学习宣传“最后一公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二级检察官祁祖仪老师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高发态势,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证据认定解析》为题,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帮信罪”主观明知认定、客观要件认定、特殊主体认定、证据调取等实务难题,助力提升对新型犯罪精准打击的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案管办一级检察官助理张爱丽老师以《一体抓好“三个管理” 助推高质效办案》为题,围绕做优业务管理、做实案件管理和做强质量管理,系统阐述了三个管理的内涵和相互联系,分享了如何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办案效率与质量。从规范案件受理、强化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到加强流程监控及数据监管,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此次“上门送训”活动紧贴基层办案实际,既有前沿理论指导,又有实战经验分享,切实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惑。下一步,集宁区检察院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深化“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引导检察人员树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数字检察和科学管理为双翼,奋力书写新时代法律监督新篇章,为平安集宁、法治集宁建设贡献更优检察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