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首 页      检察要闻      信息公开      检察风采      检察文化      视觉检察
当前位置:首页>>民族团结进步
团结奋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5-03-1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春风送暖,春意渐浓。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增长到民生福祉,桩桩件件都关乎老百姓生活,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真正做到了“把发展落在实处、把温暖送在心间”。


攻坚克难,信心倍增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项数据和成就,串联起2024年的不凡历程。


代表委员们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思想引领、科学共识、担当作为,总结了成绩、分析了形势,给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绩单,部署工作精准有力,定出了一份务实稳健的任务书。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报告中的这句总结,在全国各地都有实证。“宁夏认真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因‘数’制宜、乘‘算’而上,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3月6日上午举行的宁夏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买彦州介绍了宁夏做好算力集群发展、产业数字化赋能、“人工智能+”应用等“三篇大文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


“报告充分展现了国家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的行动方向。”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索南丹增说,他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来源于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二是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通篇感受到务实求真的导向;三是来源于这种改革为民的鲜明导向,让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底气更足、信心更足。”


▲3月5日,珠峰脚下,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受灾学校与全市其他学校一同如期开学。图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艾平正在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报告总结的2024年发展成就,彰显出我国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更是令人倍感自豪。”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说,报告中强调“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他印象深刻:“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推出组合性创新性政策举措,经济运行走出‘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成绩来之不易。”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黄河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们就能风雨无阻向前进。


举旗定向,凝心聚力


报告明确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代表委员们认为,今年发展目标已定,报告为未来发展举旗定向,要继续凝心聚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今年目标政策更加体现战略定力,任务部署更加突出精准有力,凸显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破浪向前、行稳致远。”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罗东川表示,青海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的约古宗列保护分区石碑。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报告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在科技、人才、就业、城镇化等多个部分都提到了教育,凸显了教育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表示,“在国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战略布局中,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支撑作用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听完报告后深感振奋和鼓舞。”


既是成绩单,更是动员令。代表委员们表示,新征程上,唯有将政策力度转化为落实效度,方能凝聚起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工作措施务实可行,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充分彰显了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的鲜明态度,我们完全赞成和拥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李炳军说,“我们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正全力以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全力争取一季度‘开门红’。下一步,我们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全年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5年的工作更加突出民生导向,更加注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表示,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放在了重要位置前列。广西将全力筹备好第22届东博会,突出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主题,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为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贡献。


团结奋进,开创未来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乡文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熊文兰备受鼓舞。


“我一直比较关注群众增收问题。”熊文兰介绍,经过多年脱贫攻坚,各族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动文山村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村里水电通了,公路修好了,农产品也能卖得出去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我对未来的乡村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熊文兰说。


报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这句话,让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汇良印象深刻。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实验中学开学第一课。图源:北疆新闻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内蒙古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总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杜汇良表示,内蒙古全过程协同育人,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学前配发石榴籽绘本、中小学用好《中华民族大团结》等教材,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上线全套教学资源库,形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局面。


“我们将继续拓展教学资源主渠道,编写‘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思政课讲义,打造石榴红、北疆绿、航天蓝等特色思政课程,构建起各学段全覆盖的一体化教材体系。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将‘铸牢’教育列入教师全员培训,纳入师范生培养方案。”杜汇良说。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这就意味着更多的‘阳春白雪’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我们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刘媛媛说,实现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文化、文艺作品的力量。


▲中央民族歌舞团2024年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中央民族歌舞团供图)


“希望文艺工作者、艺术家能够以人民为中心,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媛媛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继续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通知公告
·关于对2023年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 考试聘用制书记员递补人员的公示
·关于对2023年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 考试聘用制书记员递补人员的公示
·关于对2023年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考试聘用制书记员递补人员的公示
·关于对2023年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 考试聘用制书记员递补人员的公示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采购业务公告
法律法规
  专题专栏
公益诉讼
扫黑除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